Transformer相关——(7)Mask机制
Transformer相关——(7)Mask机制
引言
上一篇结束Transformer中Encoder内部的小模块差不多都拆解完毕了,Decoder内部的小模块与Encoder的看上去差不多,但实际上运行方式差别很大,小模块之间的连接和运行方式下一篇再说,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下Decoder内部多头注意力机制中的一个特别的机制——Mask(掩膜)机制。
Mask机制
Mask机制经常被用于NLP任务中,按照作用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两类:
- 用于处理非定长序列的padding mask(非官方命名);
- 用于防止标签泄露的sequence mask(非官方命名)。
Transformer中同时用到了这两种Mask机制。
padding mask
在NLP任务中,文本通常是不定长的,所以在输入一个样本长短不一的batch到网络前,要对batch中的样本进行truncating截断/padding补齐操作,以便能形成一个张量的形式输入网络,如下图所示。对于一个batch中过长的样本,进行截断操作,而对于一个长度不足的样本,往往采用特殊字符"<PAD>"进行padding(也可以是其他特殊字符,但是pad的字符要统一)。Mask矩阵中可以用1表示有效字,0代表无效字(也可以用True/False)。
padding mask生成和使用
- padding(补齐)操作在batch输入网络前完成,同步生成padding mask矩阵;
- padding mask矩阵常常用在最终结果输出、损失函数计算等等,一切受样本实际长度影响的计算中,或者说不需要无用的padding参与计算时候。
padding mask使用案例
RNN中的Mask
在 pytorch 中,对 mask 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是mask矩阵,而是通过一个句子长度列表来实现的,但本质一样。实现如下,sentence_lens 表示的是这个batch中每一个句子的实际长度。
embed_input_x_packed = pack_padded_sequence(embed_input_x, sentence_lens, batch_first=True)
encoder_outputs_packed, (h_last, c_last) = self.lstm(embed_input_x_packed)
encoder_outputs, _ = pad_packed_sequence(encoder_outputs_packed, batch_first=True)在 pytorch 的 Embedding 和 Loss 中也有对 padding 值的设置:
# padding_idx (int, optional): If given, pads the output with the embedding vector at
# `padding_idx` (initialized to zeros) whenever it encounters the index.
embedding = nn.Embedding(vocab_size, embed_dim, padding_idx=0)
# ignore_index (int, optional): Specifies a target value that is ignored
# and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input gradient.
criterion = nn.CrossEntropyLoss(ignore_index=0)
self-attention中的padding mask
Q和K在点积之后,需要先经过mask再进行softmax,因此,对于要屏蔽的部分,mask之后的输出需要为负无穷,这样softmax之后输出才为0。
def attention(query, key, value, mask=None, dropout=None):
"Compute 'Scaled Dot Product Attention'"
d_k = query.size(-1)
scores = torch.matmul(query, key.transpose(-2, -1)) / math.sqrt(d_k)
if mask is not None:
scores = scores.masked_fill(mask == 0, -1e9) # mask步骤,用 -1e9 代表负无穷
p_attn = F.softmax(scores, dim = -1)
if dropout is not None:
p_attn = dropout(p_attn)
return torch.matmul(p_attn, value), p_attn
sequence mask
sequence mask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设计,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在需要一个词预测下一个词的时候,如果用self attention 或者是其他同时使用上下文信息的机制,会导致模型”提前看到“待预测的内容,这显然不行,所以为了不泄露要预测的标签信息,就需要 mask 来“遮盖”它。如下图所示,这也是Transformer中Decoder的Masked Multi-Head self-attention使用的Mask机制。
除了在decoder部分加入mask防止标签泄露以外,还有模型利用这种填空机制帮助模型学的更好,比如说BERT和ERNIE模型中利用到的Masked LM(MLM)。(注意:BERT模型只有Transformer的Encoder层,是可以学习上下文信息的)
BERT中的Mask
Masked LM随机掩盖部分输入词,然后对那些被掩盖的词进行预测。在训练的过程中,BERT随机地掩盖每个序列中15%的token,并不是像word2vec中的cbow那样去对每一个词都进行预测。MLM从输入中随机地掩盖一些词,其目标是基于其上下文来预测被掩盖单词的原始词汇。
而ERNIE不是在token级进行掩码,而是在短语级进行掩码。
XLNet中的Mask
另外一个经常被提到的XLNet中的Mask机制在这里也简单总结一下,为什么要如此设计请参考:XLNet:运行机制及和Bert的异同比较
上面介绍了BERT中的Mask机制是通过加入随机将文本中的词替换成”[MASK]“标记,通过上下文预测该掩码位置的词。而XLNet并没有利用这种方法,而是通过 Permutation Language Modeling (PLM) 重排输入文本的想法,而实际实现中,使用的是Attention Mask 机制(对attention层进行掩码)来完成重排输入文本这一操作。
比如序列\(1->2->3->4\),假设我们要对第3个位置进行掩码和预测,那么我们首先先确定输出在位置3,然后对所有词进行重排序,其重排序列有很多种,比如\(3->2->4->1;2->1->4->3;2->4->3->1\)等等,XLNet的思想就是从这些重排序的序列中选一部分出来做训练,这样看上去模型还是从左到右的顺序,但位置3却可以学习到上下文的信息(包括1、2和4)。
但XLNet中不是直接通过固定位置重排序实现的,而是通过attention mask机制,以\(3->2->4->1\)这一重排序列为例的attention mask如下图所示,白色为0,黄色为1,那么2能看到3,4能看到3、2,1能看到3、2、4。
UniLM中的Mask
UniLM (Unified Language Model),仅用Mask,就让BERT可以同时构建双向语言模型,单向语言模型和seq2seq语言模型。
上面三种语言模型的差异,就在于训练时能利用哪些信息,具体实现上,UniLM就通过Mask来控制信息的利用,语言模型的学习上还是和BERT一样,通过完形填空,预测被mask位去学习。
下图展示了上述三种语言模型是如何通过设计不同Mask实现的:
上图的中间展示的就是不同语言模型的Self-Attention Mask 矩阵(没有考虑 padding mask,仅有sequence mask,假设被mask位为0):
双向语言模型:和BERT一样,可以是一句或两句话,全1的mask矩阵,即可以看到上下文所有信息
单向语言模型:仅一句话,从左到右预测的话是上三角为0的mask矩阵,仅能看到上文。
seq2seq语言模型:需要两句话,第一句话可以看到本身所有信息,但看不到第二句话任何信息;第二句话可以看到第一句话所有信息,本身只能看到上文。所以它的mask矩阵包括四个部分,从左到右,从上到下分别是:全0,全1,全0,上三角为1。